1,如何自助申請香港身份證服務?
入境事務處(入境處)今日(十二月十二日)宣布,將提升「申請個人證件服務站」的功能,於明日(十二月十三日)推出自助申請香港身份證服務,讓合資格的申請人可以全自助形式辦理登記身份證的手續,以及透過服務站一站式辦理身份證和香港特別行政區(特區)護照申請,進一步自動化和電子化個人證件的申領流程,為市民提供更方便的服務。如有任何查詢,可致電查詢熱線(2824 6111)、傳真(2877 7711),或電郵(enquiry@immd.gov.hk)與入境處聯絡。詳情可以查詢網站:https://www.immd.gov.hk/hkt/index.html
2. 誰可享有香港特區居留權?
(a)根據在1997年7月1日起實施的《入境條例》附表1第2段,如果你屬以下任何一項人士,即爲香港特別行政區永久性居民並享有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居留權:
(b)在香港特區成立以前或以後在香港出生的中國公民。
(c)在香港特區成立以前或以後通常居於香港連續七年或以上的中國公民。
(e)中國公民在香港特區成立以前或以後在香港以外所生的中國籍子女,而在該子女出生時,該中國公民是符合(a)或(b)項規定的人。
(d)在香港特區成立以前或以後持有效旅行證件進入香港、通常居於香港連續七年或以上並以香港為永久居住地的非中國籍人士。
(e)在香港特區成立以前或以後(d)項的香港特區永久性居民在香港所生的未滿21歲的子女,而在該子女出生時或年滿21歲前任何時間,其父親或母親已享有香港居留權。
(a)至(e)項的居民以外在香港特區成立以前只在香港有居留權的人。
3,香港居民使用「港澳通關互用二維碼」的條件?
(1)年滿11歲或以上;
(2)持有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證或持有載有「*」、「***」或「R」標記的香港身份證;
(3)已經登記使用澳門自助過關通道;
(4)「非觸式e-道」流動應用程式的使用者。
4,什麽是學術會議?
學術會議內涵是學術,以學術的發展爲目的、體現學術本質特性的會議。這是一種由特定學術專業領域的有關專傢、學者及科技人員參加并提交學術論文,以面對面的互動溝通形式共享學術知識以促進科學發展、學術交流、課題研究等學術性話題爲主題的會議,一般都具有國際性、權威性、高知識性、高互動性等特點。
5,什麽是檢索?
檢索是指從文獻資料、網絡信息等信息集合中查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或資料的過程。傳統文獻資料需要提取題名、作者、齣版年、主題詞等作爲索引,而在網絡時代,計算機可以對全文進行索引,即文中每一個詞都能成爲檢索點。在因特網上進行檢索主要有目録瀏覽和使用搜索引擎兩種方式;搜索引擎是最爲常用的一種網絡檢索工具。論文檢索是指發表的文章已經可以在相應的數據庫中檢索到。
6,學術論文中什麽是EI?
EI創刊於1884年,是美國工程信息公司(Engineering information Inc.)齣版的著名工程技術類綜合性檢索工具。它是全球範圍內的一個數據庫,類似中國的知網。但是EI可不是什麽文章都録入的,被録入的文章都代錶着權威與高質量。所以EI被稱爲全球核心,被每個國傢認可。